”塞上江南”游记

发布时间:2021/7/13 9:47:26

 “北连河套,西通甘陇,南接巴蜀,东尽关中”的宁夏,一直也是我很向往的地方,她素有“塞上江南”之称,她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,镶嵌在黄土高原,塞北江南名不虚传!7月6日,我们开始了为期4天的银州之行,凑成了我多年夙愿。

来到银川,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银川蓝。 白云灵动,天空铺满“棉花糖”,清澈透亮,蓝天映衬着朵朵白云,千变万化,美得令人窒息,蓝天下的茫茫的戈壁、沙漠、绿洲以及雄伟的贺兰山、奔腾的黄河,还有那高楼林立的城市、川流不息的人群,构成一幅幅独特的雄浑画卷铺展在西北大地,令人美不胜收,留连忘返。下面是笔者摄取的几个小镜头。

镜头之一: 有一种蓝,叫“银川蓝”。

很多人的印象中,银川地处边陲充满荒凉,但正是银川的蓝色,为银川赋予了温柔和感性。乱石与整洁,荒凉与温柔,银川有着西北的苍凉悲壮,也有着蔚蓝色的清澈温柔。威严奇山,不规则的石块经历千万年风沙雕刻历尽沧桑,与之对应的是头顶一片蓝色,与几朵清淡温柔的云彩。山与天空,相隔世间最遥远的距离,但却出现在同一个天际蔚蓝,白云呈现美好的层次,不管以何种形状展现,都是一样的动人。银川的色彩有很多种,蓝色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不管是天空,湖面,还是水面与阳光的交相辉映。天空湛蓝,让云朵更加清晰,它侧卧天边,像一只鲸鱼,温柔呼吸。关于银川的蓝色光影,随处都可以捕捉,每一帧影像都能够做成封面。这是银川独有的色彩记忆,也是银川的诗意与美好。恍如置身塞上江南的江南赋,伴随着流水潺潺之声,也泛着一抹诗意的银川蓝。那娴静的水面如同一面镜子,被蓝得发亮的天空染成同色,一片孤叶掉入其中,如同落入海洋。

镜头之二: 沙湖,塞上”明珠”

沙湖地处贺兰山下、黄河岸边,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38公里,景区总面积为80.10平方公里,22.52平方公里的沙漠与45平方公里的水域毗邻而居,构成了西部罕有的沙漠湿地特色景观。因其融江南水乡之秀丽与塞北大漠之雄浑为一体,被誉为“塞上明珠”。

沙湖,拥有万亩水域、五千亩沙丘、两千亩芦苇、千亩荷池,盛产鱼类鸟类,这里栖居着白鹤、黑鹤、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。你可在观鸟塔上遥看群鸟嬉戏的场景,在水边苇杆间、芦丛底部更有鸟巢无数,每年春季,五颜六色鸟蛋散布其间,堪称奇观。

来到 沙湖,一眼望去好似一片浩海,不时地飞去几只可爱的鸟儿,飞向那遥远的对岸。鸟儿在空中发出了一声声清脆的啼叫,像一串串银铃在风的吹拂下,奏响美妙乐曲,久久地回响在我的耳旁。沙湖以绵细金沙为肤,以翡翠湖水为容,采渤海之浩瀚,集太湖之风采。

沿着观光路线前行,满眼是黄沙与绿洲。走在一边是黄沙,一边是绿洲的观光路上,让我想起了我前不久读王朔的《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火焰》,都是有故事的人。

站在沙漠上,一望无际的黄沙一直延伸到天边,浑然一体。湖傍金沙,沙环碧湖,沙水相连,巧夺天工。沙漠上错乱复杂的脚印由近而远,一直消失在天边。!

镜头之三:沙河相连,沙水相依的沙波头

沙坡头旅游区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是中国四大鸣沙——沙坡鸣钟所在地。

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西16公里处,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。

沙坡头 集大漠、 黄河 、高山、绿洲为一处,具有西北 风光之雄奇,兼 江南 景色之秀美。有 中国 最大的天然滑沙场,有横跨 黄河 的“天下 黄河 第一索”,有 黄河 文化代表古老水车……。”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”这是诗人王维在沙坡头写下的千古佳句。黄河与沙漠在这里相遇、沙漠与绿洲在这里交融……这是大自然在沙坡头造就的伟大神奇,而人类,也在沙坡头融入了自己的智慧。这里建造了世界第一条成功横穿沙漠的铁路——包兰铁路,这里保留有黄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——羊皮筏子。乘着由“14只羊皮”做底搭成的木筏,在漫漫黄河水上漂流而过,看脚下的河水卷着浓浓的棕黄色泥沙,听者抚桨的师傅唱一首当地的民歌,感觉世界一下子静谧又辽阔。河水卷着的泥沙和大漠的细沙是一个颜色,眩晕在黄灿灿的波纹里,摇摇摆摆,上下颠簸,仿佛又回到了大漠,耳边仿佛还回响着叮当的驼铃声……